前幾天出門時在電梯裏遇見了何媽媽
便邀她搭我們的順風車下山
從小看著牽牽手摸摸頭長大的何媽媽
見了孩子總是熱絡的問著"現在是幾年級啦?""長高了耶!!"
"好大的書包呀~重不重?"邊說著,邊拉著書包頂上的握把提了一下。
"哇!怎麼現在小孩的書包這麼重阿!!!"她驚呼道。
我微笑的回應,等著接下來的話
何媽媽繼續說著"妳怎麼都不幫他背喔?我去幫忙接孫子時都會幫他背書包,不然都壓著長不大囉!"
"何媽媽好疼孫子!"我笑著說"跟我婆婆一樣呢!"
"上學期婆婆幫我接孩子也是這樣子,有時候一接就是兩個書包往肩上扛,空著手還得拉孩子,真的很辛苦。""所以這學期我要求兄弟兩人都要自己背書包,因為書包是自己的責任。而且,他們背書包的時間其實不長,下課多去運動就好了"
何媽媽還是不斷的重複著她剛才的話,因為牠真的覺得沉重的書包會讓孩子長不高。
其實壓的人挺不直腰桿做人的,又怎會是一個小小的書包呢?
學校門口不乏是背著書包送孩子來上學的家長
到了校門口才將書包掛孩子身上
進了教室就放下來整理了
書包在身上的時間應該五分鐘不到吧
有的甚至直接交給老師
就根本都沒有摸到書包了
常常見到
越少背書包的孩子丟三落四的機會越多
我想是因為他沒有足夠的機會去建立物品和自己的連結
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責任感
幼稚園的書包裡只有簡單的餐袋、水壺還有連絡本這些每天都要帶的東西
從寶貝班起每天都要學習自己整理書包
整理時每拿出一樣
就要立刻放到指定的位置去
孩子們一開始學習都是通通抽出來
擺在身旁四週像擺路邊攤一樣
這樣子收的時候絕對會漏掉東西
即使沒有漏掉
也會讓經過的人踩到
很不好
經過一陣子孩子們大都會知道自己的東西在哪裡
收拾的時候也會自己檢查是否都收齊全了
唯有那些
讓別人代收代背書包的孩子
有時連自己穿了什麼衣服來上學也不知道呢
那有什麼關係?
到了小學
忽然間書包的內容複雜了十倍
即使在幼稚園期間就僅然有序的孩子也會手足無措
每天要帶的課本不同,餐盒也不是每天需要
有時候要穿班服、有時候要穿運動服
上學裝備的花樣還真不少
每一科的作業也是五花八門
光是國語
就有生字本、造詞本、圈詞本、習作
這些哪一天該寫哪一天該帶
都要靠孩子整理書包的功力了
否則就會看見家長下課後衝回學校拿東西
或是到處打電話問功課
到了高年級
再有本事的家長也不能隨侍在側
立即解決孩子的需要
那時仍然缺東缺西的孩子
他們所面臨的壓力才真的是大了
真的會壓的長不高嗎?
也許吧
想想自己小時候書包雖然沒有這麼重
但是不是要坐公車
就是得走路上下學
每天至少得背個四十分鐘
當時體弱多病手無縛雞之力的千金大小姐
現在也比媽媽高了一顆頭
牽牽手和摸摸頭只是由家裡坐個電梯到地下室
上了爸爸車子就放下來了
送到校門口才背進教室
總共還真的不到五分鐘
而何媽媽的孫子幸運的住在學校門口的正對面
過個馬路就到家了
所以
斷沒有理由讓爺爺奶奶的老骨頭再承受這些的負擔
也剛好在走回爺爺奶奶家的路上
少爺們可以接受肌耐力的訓練
對於身為男孩子的他們
將來要扛更重的擔子
也是一件好事吧!
一開始時兩兄弟也會說"是奶奶要背的"
於是我要求他們即使爺爺奶奶這麼說,他都要自己跟老人家講"我要自己背"
現在的確是自己背了
不過是跟奶奶說"媽媽要我自己背"
嗚嗚~我還是當壞人..................